2025生命周期评价(LCA)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65
发表时间:2025-04-02 09:54来源:LCA生命周期评价 ![]() 2025年3月28日,由GaBi中国主办的“2025生命周期评价(LCA)学术研讨会暨再生资源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发展论坛”成功在陕西理工大学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百余人参会,围绕LCA方法学创新、应用实践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聚焦前沿:共话LCA研究与绿色发展 3月28日,2025生命周期评价(LCA)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理工大学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刘志峰教授主持,王景伟教授担任下午会议环节主持人。在上午的议程中,陕西理工大学校长王磊教授致开幕辞,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主持人及校领导 刘志峰教授 王景伟教授 王磊教授 会议特邀13位国内LCA领域知名专家作主旨演讲,包括:南开大学 徐鹤教授、清华大学 田金平教授、Stellantis中国 冯启山博士、北京工业大学 龚先政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张雷教授、陕西理工大学 舒林森教授、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任志贵教授/院长、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尚辉良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丁宁副研究员、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凯、湖南大学 杨沿平教授、长安大学 陈轶嵩 教授以及GaBi中国 张海孝总经理。与会专家围绕生命周期评价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多维度的精彩分享。 演讲嘉宾 报告一:《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碳足迹核算研究》 南开大学 徐鹤 教授 报告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清华大学 田金平 教授 报告三:《双碳目标下的汽车碳足迹核算研究》 Stellantis中国 冯启山 博士 报告四:《玻璃纤维碳足迹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龚先政 教授 报告五:《生命周期分析在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合肥工业大学 张雷 教授 报告六:《磁热辅助激光再制造涂层高性能制造方法及应用》 陕西理工大学 舒林森 教授 报告七:《反铲液压挖掘机主挖区动态挖掘性能综合表征方法研究》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任志贵 教授/院长 报告八:《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现状及碳排放核算方法介绍》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尚辉良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报告九:《光伏组件生态设计策略库构建及减污降碳效果评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丁宁 副研究员 报告十:《碳足迹平台与数据库的中国化路程》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凯 ESG双碳部 经理 报告十一:《因地制宜,求真创新: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的探索之路》 湖南大学 杨沿平 教授 报告十二:《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 长安大学 陈轶嵩 教授 报告十三:《GaBi和她的朋友们--LCA生命周期评价案例》 GaBi中国 张海孝 总经理 学术碰撞:多视角探讨LCA实践路径 本次研讨会聚焦生命周期评价(LCA)领域的前沿发展与产业实践,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交流,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与产业交融的思想盛宴。与会专家围绕五大核心议题展开研讨:在方法论层面探讨了LCA理论研究的最新突破;在产业应用方面,重点剖析了新能源汽车、三元锂电池、光伏组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LCA实践案例;在碳管理领域,分享了碳足迹核算与减排策略的创新成果;同时展示了GaBi等专业工具在LCA研究中的先进应用;最后通过经验总结与趋势研判,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讨内容,不仅展示了LCA技术在工业减排中的实际成效,更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 成果丰硕:助力绿色未来 会议成功构建了一个集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为一体的高水平LCA研究平台。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深入探讨,不仅分享了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在方法论创新、行业应用实践等方面碰撞出诸多建设性思路。GaBi中国将持续深化LCA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一方面着力推动LCA方法学的标准化与本土化进程,另一方面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向产业实践的转化。通过搭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等多维举措,切实提升LCA技术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支撑能力,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续动能,贡献学界智慧与科技力量。 会议嘉宾合照 会议视频 会议花絮 GaBi培训 3月29日上午,作为本次生命周期评价学术研讨会的重要配套活动,GaBi中国特别组织了一场专业化的GaBi软件操作培训。此次培训由GaBi中国资深技术工程师主讲,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互动教学模式,系统性地展示了GaBi软件在生命周期评价中的核心功能与应用技巧。培训内容涵盖基础建模、数据库管理、环境影响评估等关键模块。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参会人员通过现场实操,深入掌握了该专业工具的操作方法,为后续开展精准的LCA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